第83章 旌旗扬(3/6)
担。
为官者,皆为凡人。这是天理,这是祖制。凡人不是圣贤,没有超凡的心境扛住整个国家的重压。此次前去,他率精兵三万离京,到了天峻,还要统领十万军队。共计十三万大军,是大魏的左膀。这场大仗还事关国运,此担,何其重也。
凡人不是半仙,抵不住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放眼本朝历史,此前能获此职出征者仅有两位。赵义信天赋异禀,将才横溢,二十四岁就已带兵打仗,收复圣京时年仅三十二岁,在将星云集的乾坤台中可谓“少年英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位王素则是久居前线,与妖军屡屡交战,甚至能带兵过三仓江大败群妖。晚年获此职前往凉州平乱时虽是七十岁高龄,但早已对兵法烂熟于心,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于打了一辈子恶仗的他,区区凉州不在话下。
而余兴楷自己呢?虽然被朝野上下誉为本朝第一猛将,但扪心自问,论其才华论其功绩他始终无法与二位先人比肩。但他看出来了,满朝文武都看出来了,即使他不主动请战,皇帝也会让他出征。
余兴楷还看出来,此次妖族大军压境全线出击,其目的就是让人间亡国灭种。此役为两族决战,为了大魏,为了天下黎民苍生,他余兴楷必须赢下这场仗。若想赢,那么军中和后勤就绝不能有任何差错。这要在前线后方拥有极大的权威,因此他就必须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出征。
此时他心想:“争吧,争吧,你们就慢慢争去吧!徐恺之,这回你赢了,老子在前头打仗,要是后方出了什么乱子,老子做鬼都不放过你!”
銮舆中,同光手持将印,身佩御剑,正闭目养神。这些天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白日不断召见重臣敲打他们别因一时意气而误了国家大事,夜里与兵部大臣们聚在一起商讨灭敌之策。那日国子监讲武并非余兴楷一人杰作,而是君臣一体之佳作,而且此作将会吸纳部分学子意见,在日后编撰成册发往东线各将营帐。
不仅如此,他还每天召见国师,反复确认前线妖兵最新动向,询问天帝是否有新的旨意。这些天唯一能让同光感到欣喜的也只有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