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凤凰书院(2/3)
袁族长见了大喜,对儿子说道:“秉生将来能守住你挣下的这份家业了,居安思危,好,好,好啊!”
袁鸿泰见儿子长进不少,难怪他的两位兄长,能考上进士和举人,白鹿洞书院,不愧是天下闻名的顶级书院啊。
却说另一边,袁家村的族学也改造完毕,加修了一个院子,比原先扩大的一倍。
袁族长给族学取名“凤凰书院”,一是书院坐落在凤凰山下,二是,只愿袁家村的后辈,也能成为金凤凰飞出山村。
还为族学请来了一位举人做先生。
吉水人文德佑,据说是文天祥的后人,先祖从庐陵迁到吉水的。年轻轻的就中了举人,却止步在进士考试上,屡试不中。
几年前就向吏部提交了诠选申请,只因无钱送礼,至今没有得官,在家蹉跎光阴。
江西历来都是科考强省,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说,文举人既是文天祥的后人,又出自人才辈出的吉水,能请到这样的才俊,可把袁族长高兴坏了。
文德佑是一个年近五旬的瘦削文人,戴四方平定巾,着斜领大襟宽袖道袍,讲话不急不徐,一副文士做派。
他虽然中了个举人,在进士多如狗,举人满街走的吉水,却是寻常得很。
他家境贫寒,能考上举人,已是用上了举族之力,却等了近十年都没有选上一个官身,文天祥的后人也不好使。
文举人胸中郁闷,正要外出走动走动,准备寄情山水,他的同年赵教谕,就给他送来一个讲学的机会。
因为九江府有个庐山,正是文举人准备游玩之地,所以他痛快地来了。
到了袁家村他才知道,赵同年给他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本想拒绝,奈何每月二十两银子的高工资,比赵教谕的工资也不差了。
还给他买了一个丫头,一个粗使的老妈子,是母女俩,以后可以带走的,文举人才决定暂时在袁家村安顿下来。
袁族长把族学旁边,袁鸿宾家的小院租下来,彻底修整了一番,送给文举人居住。
文举人对袁族长待客的茉莉花茶,情有独钟,一来就鼓劲上了。
“好茶!”文举人说,“宋人有‘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