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给一个鹦鹉螺进行光刻机操作?(1/2)
但是单晶硅都是经过复杂的工业过程提纯的,天然是不可能形成的,但是这个东西却真实存在,而且在一个生物身上。因为我们已经用x射线进行了透视,里边的确是个生物结构,但是单晶硅怎可能成为一个化石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吕杭娟面面相觑,幸亏我们是在护天局工作,见怪不怪了。否则一般人看到这样的分析结果,只怕世界观会当场动摇。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一个生物,但是披着一个机械提纯的外壳,可是根据胚胎发育的基本原理,螺的成长和肉不可能分开的,这显然又是一个非正常的个体,怪不得国外这么努力想获得这个鹦鹉螺。
这种非正常个体,要是能搞清楚机理,肯定会对现代科技有进步影响。
目前我们要搞清楚的问题包含如下几个:
1 这个鹦鹉螺化石的外壳单晶硅,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2 单晶硅和生物有机体的结合,到底是怎么实现的?怎么实现的?
3 为什么老外会想到来中国南海的北海市去找这个单晶硅外壳材质的鹦鹉螺化石?还和情报机构会有关联。
我和吕杭娟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先搞清楚第一个问题。
但是我们目前毫无头绪,因为单晶硅作为半导体,都是需要经过光刻机的。
很明显,谁有能力给一个鹦鹉螺化石进行光刻机操作?
我和吕杭娟在实验室用了各种仪器,也没有找到这个鹦鹉螺化石的秘密,甚至用到了高精度的显微镜,也只是看到精密的化石表面而已。
一天了,毫无收获。
只能先去吃饭,护天局旁边有个小面馆,我点了一份面,饭馆里边的电视机上正在播放民国谍战剧《伪装者》,我突然留意到,画面里有一帧,里边是一台老式的播放机,像个大喇叭一样,那个黑色的磁片,就是老式唱片。我突然就一个激灵。这个鹦鹉螺化石,会不会也是一种独特的记录装置?
想到这里,我连剩下的饭也顾不得吃了,迅速跑回护天局,单独进入实验室,开始用高倍数的电子显微镜继续观察这个鹦鹉螺。
果然,在我的仔细观察下,这些鹦鹉螺的花纹中,竟然藏着浅浅的凸起,这是信息的标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