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玉山上行,光映照人(3/7)
正浮想联翩,畅想着今后的大计时。
这时。
玉台上端坐的沈爰支忽伸手木匣一抛,弃如敝履,那妍巧精致的眼眉中浮上了一丝浅浅的嫌恶之色,道:
“只可惜,火候太过,施材时又耗费太糜,致使君臣佐使不分,却是坏了一炉鼎的好药,空泄不少。若是炉照峰上的几位老丹师出手,必不会有此施为。”
“……”
姜通源下意识伸手一捞,将沈爰支掷来的木匣接过在手,闻言一时茫然。
“常言道,过犹不及,你若肯削去一些辅材,减弱火候,倒也是勉强能成就一炉好丹。
但要人自量,固为难,多的是能够知而能不持守者,这样一来,非仅事不可成,反倒成了他人语中的笑柄。”
沈爰支话音如春湖静水,无波无浪,听不见什么高低起伏。
可在场众人,却皆是听清了那语声中的微讽意味。
“你要我指教,我便明言了,入座罢,已耽搁许久,到开讲时候了。”
姜通源面上隐现狰容,似要发怒,但终究还是不敢放肆。
只是僵硬后退一步,便将木匣一把塞进袖袍里,面无表情朝上首正中处的蒲团行去。
而见姜通源又在沈爰支面前失了颜面。
一众世族子弟亦是无言,唯恐触到他的霉头,吃上挂落。
唯有一个谢棠忍俊不禁,不禁以袖掩面,欢快笑了起来。
“你这——”
姜通源眉心一跳,刚欲出言喝骂,却见到她身旁谢晖斋时,忍了又忍,还是将心头怒气压了下来。
这时。
姜通源视线偶然一转,瞥到在米荟相邻之处的,却是一个面如凝脂、眼如点漆、飘扬若神仙中人的道人。
他正饶有兴致与自己对望,似笑非笑,神色颇多玩味。
“陈珩……”
虽只是第一次亲眼来目睹,但姜通源早已看过他的画像,自然不算陌生。
他心中冷笑一声。眼中陡然神光大作,放出一股如涛如浪般的恢弘气机来,一波接着一波,冲奔不断,鼓噪而来。
仿是暴乱的远海大洋,要用汹涌惊人的巨潮,将一应物象都卷荡其中,声势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