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第434章 重教育,搞发展(2/4)

第434章 重教育,搞发展(2/4)

无人敢在朝堂直言。”

    刘封点点头,也没有对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又回归于原先的话题。

    “对了,工匠数术既无门阀子弟愿意学,可开设学堂,使百姓子女进学堂学习,使一人讲课,十人学之……”

    刘封说的是现代学校的雏形,在诸葛亮看来却大有可为。

    他沉吟片刻,明白了刘封的意思:

    “倘若使寒微子弟学习四书五经,圣人典籍,门阀必然抵制。然寒微子弟学习数术工造,门阀却不会反对。另外要想更好的学习工造之术,最好还要识字。如此一来,寒微子弟读书识字便理所当然了。”

    诸葛亮瞬间想通了其中的道理,眼神忽然变得有些神往,

    “正是!”

    刘封笑了笑:“我们可办两种学堂,一种学堂学文,当学圣人典籍,学治国理念,学治世法典,学兵书兵法,学为官之道。

    便使名师教习士族子弟,一师教五至十人。

    另一种学堂学工,当学读书识字,学道德礼仪,学绘制图纸,学木工制造,学建桥修路,学管理学徒,学统筹规划……使寒微子弟学习,一师可教四五十人,这笔钱可由国家来出。”

    诸葛亮明白了,陛下思路如此清晰,想来已经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

    诸葛亮思索道:“使士族子弟学习圣典,使寒微子弟学习工造,士族不会反对,反而鼎力支持,然而两种学堂却都可以培养出办事可靠,又能识字的年轻官员。建制既成,国家上下都可承其利好,再有人反对,便什么都晚了。”

    “是啊!”

    刘封点头笑了笑:“而相对于百姓,士族始终都有更便捷的晋升通道,百姓亦不至于毫无出路。也可以使士族培养更多优秀的治国人才,淘汰浑水摸鱼之辈。所以,对士族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诸葛亮点点头,拱手道:“陛下,臣还有个建议!”

    “丞相直言!”

    “若是百姓子女都进学堂,也不必都学工造,比如可设农科,收集各地粮种,分门别类,将最好的种粮方法记录在册,时时更新。也可设畜科,如何饲养猪羊鸡犬,便于农家养殖。还有兵科,如何制作和保存军粮,如何运输,如何打造军械,皆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