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第434章 重教育,搞发展(1/4)

第434章 重教育,搞发展(1/4)

    一君一臣走在湖边,漫步赏景,如挚友谈心。

    “丞相,此次南征,木牛流马和九连弩帮了大忙,军民皆交口称赞。没想到丞相竟通工器之事,真乃当代鲁班也!”刘封不吝自己的赞美。

    “陛下谬赞了,臣平时爱好鼓捣这些木工之事,实乃不务正业,歪打正着。”

    “歪打正着能成如此精巧器械,真了不起。只是有些少,能否多做些?朕想练一支连弩骑兵队,用于北伐。”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这些东西需要零件精致,制作者监工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故而难成较大规模。不过既然陛下需要,可容臣再多选拔工人制作。”

    刘封思索片刻:“朕打算培养一些人,就按照丞相的图纸,从孩童学起,专门学习数术,制作器械,优化工具,等他们年岁大一些,技术成熟,再进行书面和实操考核,从中选拔优良工匠,将其本事记录在册,用以教习后辈。定期评定创新成果,若成就显着,可加官爵。”

    诸葛亮思索道:“陛下此举甚善,但有个问题:世家大族子弟皆修四书五经,圣人法典,谁会愿意后辈从小学习工匠之事啊?”

    “是啊……”刘封也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就这个话题深聊下去,

    “对了,丞相,蜀科完成的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并用于实施。”

    “可顺利否?”

    “一开始不太顺利。一些地方官员办事不力,怠惰懒政,撤换了一批人,现在好了许多。”

    “懒政之人多为如何提拔?”

    “哎……”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多为士族门阀子弟,仗着家世,懒散惯了。臣尝于军卒中提拔一些为官,反倒好了许多。只是军卒中提拔之人,多不识字,难有大的作为啊!”

    刘封点点头,门阀察举制隐藏的问题,凡是当政者都心知肚明。

    看来诸葛亮对此也多有不满意之处。

    刘封想推行自己的理念,破除门阀对晋升渠道的垄断。

    此时,应该是个不错的时机。

    “丞相,你于军卒中提拔官员,可曾有人反对?”

    诸葛亮笑了笑:“定然有人反对,但有陛下信任,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