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八百四十三章 郊区(2/7)

第八百四十三章 郊区(2/7)

……

    一方面是规范马车的管理,另外一方面则是制定了完善的道路行驶规则,明确规定靠右行驶,超车前,必须提前响铃铛提前前方马车,并且只能从左侧超车。

    夜间行车,马车必须亮灯……不是为了让你看清楚道路,而是为了让远处的马车、马匹能及时看到你……不至于直接撞上来。

    通行路口的时候,如果没有交通巡警指挥的情况下,必须转弯让直行,双方都直行通过路口的时候,让右先行。

    再加上其他的诸多规定,构成了大楚帝国里的第一部专门的交通法,规范了骑马(包括其他牲口)、马车(畜力车)的行驶,提升了公共交通安全。

    当然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往乱糟糟,挤成一团的路口情况得到了好转,骑马,马车,行人在路口的时候,各自按照通行规则进行通行,而且在交通繁忙路段,巡警机构还会设立交通指挥巡警,直接进行现场指挥。

    所以别看现在王立清乘坐马车要走走停停,尤其是在通过路口的时候,有时候甚至需要等好几轮的交通巡警信号才能够顺利通过。

    但这已经是非常难得,对比十几年前更是有了全面的改观。

    要是换成了十几年前的那种乱七八糟,全靠人们自觉礼让的情况,以当代松江城里海量的马车,能够直接把整个松江城彻底堵死。

    只是想要彻底解决还是不容易,毕竟松江人口太多,太密集,并且当代受限于建筑技术,没有什么高层住宅,城市人口的居住密度比较低,继而导致城市面积太大,人们出行的时候比较依赖马车。

    对此,松江府汇集了诸多交通专家们的意见就是: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运输能力!

    除了继续加大建设轨道马车的运营里程和数量外,也准备规划建设城市火车。

    相对于普通的公共马车,轨道马车的单马运载量更大。

    比如双马拉动的普通四轮公共马车,载客数量普遍在十六人到二十人左右,少数运营繁忙的线路,可能会投入一些载客数量三十人左右的大型公共马车,只不过对道路要求很高,同时因为马匹负担太重,跑不了多久就需要换马。

    至于为什么不采用四马的大型马车,这是因为采用四马的话,马匹一多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