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丝绸、茶叶保护法(2/7)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丝绸、茶叶保护法(2/7)

就一年不到,市面上采购了这种设备并成功量产的纺纱厂还是不够多,并且大部分还都是那些大型综合纺织公司自己的纺纱工厂。

    这些大型纺织公司旗下纺纱工厂,人家生产的棉纱一般都是满足自己的需求,一般不会流向市面的,更不会大量供应给其他织布印染工厂……那都是竞争对手!

    广盛纺织公司想要获得新式棉纱,就只能在市面上找那些独立棉纱工厂。

    只是广盛纺织公司想要找到和合格的独立供应商其实也不容易……别看市面上各种乱七八糟的棉纱工厂很多,但实际上有资格成为广盛纺织公司供应商的并不多。

    质量、成本,光是这两样就足以排除掉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各种所谓棉纱工厂了。

    因为市面上的大量独立棉纱工厂,其实大多实力都不怎么样小型、微型棉纱工厂,甚至是家庭作坊。

    普遍存在规模小,产能小,资金少,技术落后的问题。。

    棉纱产业作为棉纺产业里的第一大类产业,看似门槛低……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搞,但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棉纱工厂都是家庭、微型工厂模式。

    要么是一家子几个人的家庭作坊,要么是十几个,多不过几十个人的小型,微型工厂。

    毕竟纺纱的门槛是真的低……很多家庭作坊里的纺纱,甚至都不用什么水力动力,更别说什么蒸汽机了,人家就用二十几年前的人力纺纱机,虽然效率不高,产量低,人均产值特别低……但是人家又不是真的搞什么大工厂,只是自己搞个小作坊混口饭吃而已。

    这些小型乃至微型的棉纱作坊、小工厂,通常也不给那些大工厂供货……质量和价格都不行,达不到大工厂的要求,他们一般都是直接面向消费市场,或者是同样家庭作坊模式的小微型织布作坊,或者干脆直接卖给本地的农村消费者。

    依靠本地优势生存!

    棉纱直接卖给消费者,这种事在后人看来兴许有些夸张,但实际上这是当代大楚帝国的很正常的情况。

    当代大楚帝国里不少偏僻落后地区的农村妇女农闲之余,依旧会自行织布,最后做成衣服给自家人穿。

    虽然市场上的成品机制布已经很便宜,但是对于农村家庭而言,依旧算得上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