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天子用人(2/6)
后来,这一套巡抚衙门里的分管制度进一步往下推行,在府级、州级以及县级乃至镇级衙门上得到了全面的贯彻。
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后,从京畿再到省、府、州、县、镇,大楚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即分管制度。
在这一套制度里,基本模式都差不多,那就是一把手掌管大方向,通过人事任免,财政等大权来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但是很少会亲自下场参与某件事务。
一把手亲自下场不是说没有,但是很少出现!
因为这样往往意味着地方主官对局势掌控的全面失控……你一个地方主官连手下人都管不住,就这点政治手段,还谈啥代天子牧民啊,上头往往直接把你给换了!
别说地方官员了,就算是这套制度的开创者罗志学,他自己都很少这么干。
真这么干的时候要么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要么是万众一心的事,要么就是需要罗志学独断决定战略方向,容不得任何反对声音的时候。
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哪怕是关乎一些帝国战略的事务上,罗志学也不会轻易的亲自下场。
他都是通过某些臣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的。
至于说找不到适合的臣子……他会直接换个适合的臣子!
这也是参务大臣没有品级,无定员,无固定办公场所的缘故,更是地方上有分管决议,政令需要过半分管官员联名签署,但是中央政令却不需要参务大臣联署的缘故。
京畿的参务制度和地方上的分管制度,看似差不多,但实际上差别很大,而抛开皇权集中这一点外,其他方面还是差不多的。
这一系列的地方分管制度,在大楚帝国上执行了将近二十年,早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明文规章制度,还有一些不为外人所道的潜规则。
比如说一省的经济民生事务,由布政使分管,巡抚把握大方向即可。
但是广州城的省巡抚衙门里,唐天贵却是挑战了这种潜规则,以巡抚之尊亲自下场参与东城工业区事务。
程永峰作为一个混过好多年京畿中枢的人,其政治觉悟不低,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种不正常。
而他知道,肯定还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