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有点意思(2/4)
,报答夏小北给她这个“顾问”的头衔。
今天是一大锅浓香扑鼻的小鸡炖蘑菇,明天是喷香的酸菜白肉锅,那五花肉片得薄如纸,在锅里翻滚几下就卷成了白玉片儿。
夏小北的宿舍里,常常飘荡着令人垂涎的烟火气。
“小北啊,尝尝这个,我特意托人从老家带来的山木耳!”
王教授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木耳炒鸡蛋,不由分说就塞到夏小北手里。
“你这孩子,天天盯着那些数据,人都瘦了!科研要紧,身体更要紧!吃饱了才有力气搞革命嘛!”
夏小北哭笑不得,只能接过碗筷。
楚向南不知何时也晃悠了进来,鼻子使劲嗅了嗅,毫不客气地拿起一副碗筷。
“王教授,您这手艺绝了!小北有口福,我也跟着沾光。”
“来来来,小楚也多吃点!”
王教授眉开眼笑,看着两个年轻人吃饭比自己吃还高兴。
“你们都是好孩子,为了大家伙儿的饭碗,不容易!”
饭桌上,话题自然离不开地脉薯。
王教授一边给夏小北夹菜,一边忧心忡忡地说,“小北,我看这第三批苗,长势好像有点……太稳了?按你给的早期数据,这个阶段应该有个明显的爆发期才对。温度、湿度、光照,我们都严格按照规程来的……”
夏小北放下筷子,眉头微蹙,“我也注意到了。数据监测显示一切正常,但生长曲线就是比预期平缓了至少15%。根系发育似乎也受到了抑制,吸收效率没达到理想值。”
这是她心头的一个结。
松嫩平原的黑土虽然肥沃,但气候、水质、甚至空气里的微生物群落,都可能与地脉薯最初培育的环境存在细微差异。
这些差异,在实验室里模拟得再像,放到广袤真实的田野里,都会被放大。
“会不会是水土不服?”楚向南插了一句,“再好的苗子,换个地儿也得适应一阵吧?”
“有这个可能。”夏小北点点头,“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在下一个种植季前,摸清规律,找出最优解,否则推广计划就要延迟。”
王教授沉吟了一下,“我让那几个小子丫头,把过去一周所有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