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开门红(1/4)

    有系统商城提供的最先进的施工设备,让施工进度大大提升。

    招标会虽然面向全球,但最终夏小北还是选择了香江本地的工程公司。

    她毕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知道华国的经济一直受西方国家打压。

    因此,她对那些洋鬼子本能排斥,发自内心地不愿意把这么重要的工程交给他们。

    填海造田工程太浩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

    夏小北并没有干等着,而是开始改良沿海土壤,为实现种植做准备。

    她釆取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系统商城购买优质土壤,直接覆盖。

    同时为了防止台风破坏农作物,还特意修建了防风大棚。

    她的这个举动震惊了很多人,连李老先生都劝她三思而后行。

    “小北啊,”李老的声音带着长辈的关切和商界巨擘的审慎,“填海造田已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如今又斥巨资直接购买土壤覆盖、建造如此庞大的防风设施……这投入,是不是太过惊人了?风险几何?回报周期又有多长?本地工程公司虽好,但资金链若绷得太紧,恐生变故啊。”

    他顿了顿,补充道,“况且,这直接从海外购买……呃,特殊渠道引进的‘优质土壤’,其长期效果和成本可持续性,外界颇有疑虑。”

    夏小北理解李老的担忧,这是基于常理的判断。

    但她的“常理”,包含了系统赋予的底气。

    “李老先生,我明白您的顾虑。填海造田只是第一步,让这片新生的土地真正‘活’起来,能养活人、产生价值,才是最终目的。常规的土壤改良耗时太久,我等不起。西方对我们技术封锁、市场挤压的态势只会愈演愈烈,粮食安全更是他们手中一张无形的牌。这片新田,必须尽快成为我们的‘粮仓’和‘底气’。”

    她从一沓文件中抽出一组复杂的模拟数据和成分分析图,展示给李老先生看。

    “这些土壤,并非简单的沃土搬运。它们经过特殊处理,拥有极佳的透水性、保肥性和抗盐碱能力,能快速适应滨海环境,其蕴含的有机质和微生物群落是普通土壤改良无法比拟的。覆盖成本看似高昂,但省下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改良时间和失败风险,从长远看,是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