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7【人太多赶紧跑路】(1/5)
陈贵良初三从老祖祖那里回家,初四就有一大帮城里亲戚下来。都是爷爷那边的亲戚。其中一位堂姑的二婚丈夫,还是某盐厂的三把手。龙都也别名盐都,遍地产盐,盐厂数量极多。现在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政策原因,换谁来当厂长都一个样。这位堂姑父,又带来一个当官儿的,龙都市高新区的招商主任。别看龙都很穷,人家还真有高新区。而且1990年筹办、1992年获批,是全川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比蓉城和山城都更早!当时山城还属于川省管辖。“陈老板你好,我叫孙跃进,这次是以私人身份来拜年。”这位招商主任,热情的跟陈贵良握手。来干啥?招商引资呗!堂姑父叫于建国,他笑着说:“孙主任跟我是老朋友了。这次听说我要来走亲戚,他也要跟过来,说想看一下新农村建设成果。”这位堂姑父,陈贵良接触不多。他跟堂姑都属于二婚,拢共才结婚六七年。期间只来过乡下两趟,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在陈贵良的另一段人生里,他刚刚毕业的时候,父母害怕他找不到工作。还悄悄托这位堂姑父,把陈贵良弄进本地日报工作。堂姑父答应了,但陈贵良却没有回来,自己在大城市应聘进报社。陈贵良掏裤兜打算递烟,孙主任连忙抢先一步,双手捧着香烟送到陈贵良面前。陈贵良刚刚接下,孙主任又掏出打火机。“孙主任,你这么热情,我都不敢抽这根烟了。”陈贵良哭笑不得。孙跃进笑着说:“尽管抽,我不提任何要求,也不会硬拉着你投资建设家乡。当然,陈老板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其实也可以落户在我们高新区。”于建国在旁边介绍情况:“去年一月份,国家整顿盲目建设,全国很多高新区都裁掉了。我们龙都的高新区却保留下来,而且还扩大了托管面积。”陈贵良心想:漏网之鱼。这里的高新区成立十多年,唯一亮眼的操作,就是90年代跟骗子合作,整出轰动全国的借壳上市。附带要求,是让那骗子建软件产业园。骗子也确实建了,但只存在于文件上。不怪本地领导容易受骗,当时那骗子已经名满全国,甚至在魔都修建了软件园和软件培训学校。要不是这里有企业可以借壳上市,人家都懒得跑过来骗一遭。这几年的高新区,虽然吸引不来企业落户,但却在轰轰烈烈搞房地产。不过他们也知道做正事儿,靠房地产收入进行投资,正在建设一个工业园区。问题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