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合法(3/4)
有个机会,去外地县衙任主簿,虽是九品,却是正式内品实职。
据说蒋云逸行李都收拾好了,就等公文下来,孰料却被一富商子弟用关系将差事横刀夺去。
自那之后,他便一撅不振,颓废了几年,最终无奈,受聘于千松书院担任监院一职。
邻里纷纷惋惜其命运多舛。
至于他所拜认的那位先生身份,却无人知道。
读书人拜名士为师乃常事,如同当初林知行拜曾任要职的孔老为师一般。
林知夏推测,这位先生多半也是一位在朝官员。
于是,林知夏和江成回了开封府,欲查证与蒋云逸同期科考的学子名录,希望能从中探明这位“先生”的身份。
开封府签押房内,纸墨味混杂着炭火的焦味。
宋大见林知行面色不佳,特意多加了个火盆,热得他自己一直在抹汗。
他们今天又找了一些人,分批将大花在内的四名牙人手里的孩童都买了下来。
询问后得知,竟有八成的孩子是被拐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整理这些孩子的卖身文书发现,所有卖身契上涉及的户籍,皆出自衢州下辖的三个县城。
衢州位于睦州的西南方,其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流民中有来自衢州的吗?”林知行问。
宋大摇了摇头:“有,但不多,衢州受灾的情况没有其他州城重,往北走的很少,更多的流民其实流向了西面。”
“是啊,衢州路途遥远,流民都不往这走,这些户帖文书倒是办得齐全得古怪……”
林知行心中起疑。
朝廷虽禁良民为奴,却允以“雇佣契约”形式订立卖身契,年期十年或终身,但需经县衙户曹认证并缴纳一成税款。
贫民卖身本因生计维艰,如此高额的税项,多数人宁可冒险选择逃税,不办认证,这便是所谓“白契”。
官府往往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