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转变思想(2/3)

,导致绕组电流不稳定,引发电机发热、振动加剧,进一步降低精度。五轴机床要求绝对位置精度,误差小于1μm,而“准闭环”无法补偿这些误差,难以实现微米级定位,且动态响应速度较慢(加速时间通常为数十毫秒)。现在到了做五轴机床的时候国产电机的拉胯就更明显。步进电机的“失步”和“振荡”问题显著,无法满足五轴机床对高速、高精度轨迹控制的要求。直流伺服电机说是开始研制,但但核心技术还是依赖进口,自主化程度低,精度,稳定性也达不到要求。那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也是起步,而且后面会逐步取代直流伺服电机。所以既然都是起步,索性把精力都放在最先进的上面。程时查了一下大摸底的资料。发现现在国内只有少数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电工所、沈阳工业大学)和高校开展基础研究,企业尚未形成产业化能力。主要借鉴霓虹、德国的早期技术技术路线,采用异步感应电机或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但是由于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伺服算法,稀土材料纯度低,磁性能不稳定。电机效率比国外低15%-20%,控制精度相差1-2个数量级。他记得自己曾今查阅过国内某机床厂承担五轴龙门铣床自研攻关项目的资料。项目组的结论是:“配套体系空白,无法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国产伺服系统短期内无法替代进口,制约五轴机床研发,只能暂停,等待时机”。他当时阅读这报告时,从这短短的一行字上,感受到了项目组人员经过数年的艰苦研发,最后却不得不放弃的无奈和悲凉。其实还是卡在那几个地方:芯片,编码器,传感器,系统。这些在年初的会议上已经跟很多专家和厂子讨论过了。才过去了半年不到,也难这么快就有起色。根据摸底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其他企业有突破。现在又加上了减速器和电机制造工艺与可靠性瓶颈瓶颈。这个事靠他一个人还是不行,太慢,也很难,得拉几个厂子来。激光焊接机在解决光学元件问题,他也是找卢再雪帮忙。他的精力有限,需要拿来做更重要的事情。蒋郁东跟程娟回来看他们。程时跟他喝茶的时候讲了这个问题。蒋郁东说:“稀土这个,国家已经在想办法了。中国稀土产量那么高,却在精度和提炼专利上被别人卡脖子。”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在五年前就超过漂亮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可是提炼效率很低。这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