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善长的争(3/4)
制。在他之下,丞相王猛负责一切除军事之外的政务。是真正的大管家。林道不担心出现权臣夺位的事情,不是认为王猛是忠臣不会叛,而是有着充足的准备。一方面是因为牢牢抓着军权,谁敢向军权伸手就剁了谁。另外一方面,则是源于他的自信。林道有着足够的自信,自己能够干掉一切挑战者!不管是谁,哪怕是他真的拿到了军权又如何?林道自己就能开着石勒喀河,一路碾压过去直接进行炮决!至于多年之后继承人怎么做事,那自是到时候自有安排。王猛没说谎,各地仓储的粮食布帛什么的,都有详细的用途。谁敢挪用,视为胡虏处置。“那就从储备粮里调用。”林道这是在摊派,他在至正时空里即将渡江光复江南。救济当地百姓的粮食,那是必不可少的。王猛没有硬顶,而是开始细数当年没粮食的时候,百姓们的日子是何等的苦难云云。他不清楚林道要将粮食送去哪儿,却是明白这些粮食弄走了可就回不来了。虽说天下安定之后,粮食产量越来越多。可之前诸胡大乱之时,实在是被饿怕了。身为大管家,王猛只想储备更多的物资,让林道运来更多的物资,而且尽量少的往外掏。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约定从储备粮之中,调用二十五万石的粮食。之后林道又去了崇祯时空与靖康时空调粮食。靖康时空里,在林道提供的医疗资源,以及大好形势之下,依旧活蹦乱跳的宗泽,比王猛还吝啬,最终给林道来了个对半砍。至于崇祯时空,没有强势的丞相人物,林道安排的是大内阁制,对他的制约非常小。调用的上百万石粮食,顺利安排下去。再加上从现代世界购买的物资,渡江大战已经筹备妥当。大军渡江之前,李善长再度前来议事。不过这次不是来告状的。“明王。”面带欢喜之色的李善长,拿出了一摞书信递给郑成功。“下属已联络对岸,有不少人愿投效明王。”“他们愿开城门为内应,协助明王稳定各地局面。”“还筹备了一批物资,以供军用。”打开检查之后的信件,林道心中恍然。‘这就是李善长的争。’毫无疑问,说降敌军也是一种军功。林道没有急着回应,而是默默翻看书信,尤其关注落款签名与花押。这些书信之中,有集庆路各地的文武官佐,当然都是汉军。李善长可不傻,林道已经表明倾向了,不可能再去拉拢蒙兀色目人。还有就是,江南之地的一些大户与书香门第。“你是怎么联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