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和亲风波1(4/9)
请皇上宽恕老臣的失礼之处,老臣定当铭记在心,日后行事定会更加谨慎。”
胤禵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皇帝示弱,也是在向在场的所有人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斗争中,自己必须放下身为皇室宗亲的骄傲与矜持,才能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同时,他也巧妙地将矛头指向了如懿,试图将这场闹剧的责任推诿到她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罪责。
皇帝看着胤禵那谦卑的姿态,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深知这位恂郡王在朝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也知道他今日之举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如懿的挑衅所激怒。但皇权不容侵犯,这是大清的铁律,也是他作为皇帝的底线。
因此,他只能冷冷地开口,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冰冷:“胤禵,你身为亲王,更应懂得尊卑有序、礼数周到的道理。今日之举,实属不该。但念你初犯,且能及时认错,朕就暂且饶你一次。日后若再敢如此无礼,定不轻饶!”
胤禵闻言,心中一阵庆幸,仿佛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又回来了。他知道自己今日能够逃过一劫,全是因为皇上的宽宏大量与慈悲为怀。于是,他连忙磕头谢恩,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与感激:“多谢皇上开恩!老臣定当铭记在心,日后定当更加谨慎行事,绝不再犯此类错误。”
然而,如懿却如同被霜打的茄子般,呆呆地站在那里,目光呆滞,脸上还残留着与胤禵争执时的愤怒与不甘。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胤禵的跪地与请罪,其实是在向皇帝示好,也是在向宫廷中的权力低头。她以为自己在这场争执中取得了胜利,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
皇帝的目光从胤禵身上掠过,最终停留在了如懿那张复杂多变的脸上。他的眼神中既有失望也有深思,仿佛是在审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却发现其上有了无法抹去的瑕疵。“皇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古钟般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钧之重,“你可知,今日之事,已非家事,而是关乎国体之辱。”
如懿心头一震,仿佛被雷击中般,瞬间清醒过来。她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与无知可能已经触动了皇权的底线,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