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大唐协律郎> 0190 举业不成,下第远游(3/4)

0190 举业不成,下第远游(3/4)

起因,但事情本身已经在皇帝的主持和张岱的妥善应对下解决了,而且还争取到一个不错的结果,并给张说党羽们制造了一个挺好的反攻机会。

    但是随着皇帝任命张嘉贞回朝担任御史大夫,张说与其党羽的政治状况非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加恶劣。

    张岱作为张说的孙子,当然也就难免受到影响,省试还没有开始,便先覆上了一层人事阴霾。或许人家不会关注他这么一个小角色,但寄望于别人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被动的劣势。

    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矛盾的,就拿他和他爷爷之间来说,那就是欣欣向荣的穿越者人生和腐朽、落后的张说利益集团江河日下的鲜明对比。

    “无论谁人主事,你只需努力用功。但有才情可夸,便可无惧旁人非议,譬如去年府试时,至今为人乐道。”

    张说也是颇受打击,但还是打起精神来安慰张岱一下。只不过这话连他都有些不信,说起来也是有气无力的。

    唐代仍是科举制度的发展期,许多规定并不像后世那么严谨正规,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人事干预的空间。

    这也就造成了哪怕上层官员不在乎这种小事,保不准会有其他官员为了迎合上意、投其所好而插手其事。反过来若非主司官员想要纠劾其事,那操作起来就要困难得多了。

    所以除非张岱一直处于高强度的曝光当中,并且要在科考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才学无可挑剔、领袖群伦,如此才能保证不被别人暗动手脚。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科举在整个典选程序当中地位本来就不算太高,而且眼下正逢朝中人事倾轧的重要时刻。

    大家不去关注六部郎官、乃至公卿大臣的职权变化,却去关注区区一场科举省试,本就不现实。而且省试题材与文体的限制本身就非常严格,是龙都得盘着。

    就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都批评过科举应试对个人才华的限制:“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今于是选,仆必知其辱焉”。

    所以张岱纵使有着文抄的外挂,也不能保证一直超水准的输出,单单凭着文章才华就能让人哑口无言。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真要想挑刺,还有挑不出问题的文章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