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人有失体统乎?(1/5)
定远县城附近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乡间根本看不到炊烟,很多村庄的村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一粒粮食入肚,好一点的靠去年埋在窖里的红薯渡荒,大部分村民靠野菜、树皮,甚或大雁屎充饥,最后连这些也都找不到。居民点附近的山峰皆被砍成秃山,野兽根本不存,又哪里可以打猎得食呢。没有吃的,大规模死亡现象便在所难免。不少村庄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无人区,保守估计仅定远县因灾死亡人口就得十万左右。而整个安徽受灾严重的县有四十多个。一想到这场大灾眼下已造成百万人口损失,赵安头皮就发麻,路上更是看到不少“倒尸”,都是走着走着突然倒下再也起不来的饥民,没人处理这些“倒尸”,天气炎热之下便是蛆虫翻涌,尸臭难闻。包括赵安在内,一半随行人员都被途中的“倒尸”弄得作呕不止,很多人呕的连绿色的胆汁都给吐了出来。就这,还在继续干呕,明明胃中什么也没有,就是不住的呕吐。别说吃东西了,就是喝水都会不自觉往外呕。有一个胆子小的随行人员更是被吓疯了,这人是粮道衙门的一个书吏,读了半辈子“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也一直以为活在盛世之中,结果几具高度腐烂的倒尸彻底击毁这人的心智三观。入夜,风嚎似鬼,惨月当头,精神失常,疯了般到处咆哮。不得已,赵安只得命人将这书吏遣送回江宁。若能恢复神智则继续留用,若不能则叫其回家,毕竟是“因公发疯”,责粮道衙每月给他一些生活费用不使生计无着。这个意外导致赵安途中多耽搁了半天,再次启程出发,路上“倒尸”数量明显增多,根本无人收拾,任由烈日曝晒。而那些活着的饥民则如丧尸般继续向县城方向走去,赵安一行走在其中静的除了车轱辘转动声,什么声音也没有。饥民们对赵安一行也是熟视无睹,不是不想过来哀求给点活命食物,而是他们已经没有力气追赶马车。饥民太多太多,多到赵安都不敢下令停车将携带的食物发放。不够,根本不够。杯水车薪。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赶紧抵达定远县城,责令该县马上加大救济力度,让从四面八方赶至县城求活的饥民们有碗粥喝。哪怕粥清如水。死人太多,之所以没有发生大规模瘟疫不过是因为天热,倘温度下降,防疫恐怕就成了各地方官府的首要责任。先前在江宁,赵安知道安徽发生严重旱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说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