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清妖> 第33章 当官的,不可以这样(1/3)

第33章 当官的,不可以这样(1/3)

    朝廷旨意江宁布政福昌全权调查赵有禄涉粮案,既是全权调查,福昌自然要与当事人谈话。即“初审”。这个“初审”不同于衙门审理案件要上堂,而是密室谈话。在调查结果未出来前,赵安即使被摘顶戴待审,也不能被完全当犯官对待,仍旧享有一定的待遇。不然,早枷上驴车送京了。何况,赵安编的《故事会》完全把福昌给带到了沟里,真认为这个一年连升十级的幸运儿是老太爷流落在民间的“五福儿”呢。如此心态,全程与其说是福昌奉旨问话,倒不如说藩台大人是同“赵阿哥”亲切会见,气氛轻松的像是个茶话会,或者说是访谈节目。“喝茶,喝茶。”这是福昌第五次请喝茶,茶叶是他带来的,说是杭州进贡给老太爷的雨前龙井。只这贡茶再好喝,品在赵安嘴里都不如外面茶馆掌柜送他的好喝。完全心理作用。百姓的东西和老太爷的东西给赵安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同旨意一同送到江宁的还有安徽巡抚朱珪的弹劾副本,副本如今就在赵安手里,一边喝茶一边在看。根据副本内容显示,出事的是归赵安这个督粮道直接负责的泗州五河水次仓。水次仓是各地同漕运有关的储粮库,设于水陆交通极其方便的地方。除水次仓外,各省还设有归州县官员直接管辖的常平仓,此外就是民间士绅管理的义仓、社仓。制度上,赵安这个粮食厅长对水次仓有说一不二的管辖权,然而各地常平仓除省里直辖的几座大库以外,其余的常平仓赵安这个厅长均只有业务指导权,而没有直接领导权。无论是人事还是业务都由地方自主,所以粮食系统以外的官员们大多是不鸟赵安这个没有隶属权的道台大人。五河水次仓规模较大,库存漕粮是35万石左右,根据揭发人所说库粮实际不足30万石,亏空有五万石左右。材料显示赵安身为督粮道明知五河库亏空严重,却仍利用救灾之名强行发粮,名义是发了35万石粮,实际只发了18万石于百姓,其余11万石则私下高价出售了粮商。没灾年景下,安徽整体粮价是一两二钱一石粮,赵安出售给粮商的价格是二两七钱,翻了一倍还多。如果揭发材料属实,意味赵安侵吞了大约价值二十五万两左右的朝廷资产,此外掩盖了五万石粮的亏空。揭发人不是别人,就是五河水次仓的库大使范文同。麻烦就在于这里,如果是别人揭发的,那这件事的可信度就会低很多。但范文同是五河库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