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购地(2/5)
而在此之外,陈宣还和高家有一份终身契约,当初盖了手印的,那才是真正限制他人身自由的关键。
当初在那份契约上盖手印的时候陈宣还不识字,从那之后也没见过那份契约,是以至今都不知道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他又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当初匆匆一瞥内容都没看完,自然是不记得的。
而当陈宣说到自己户籍信息的时候,和他接洽的小吏眼中闪过一丝懊悔和幽怨,对陈宣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差跪下来赔罪说大爷你咋不早说你是高家大少爷的贴身伴读,误会啊,都是误会。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原本那块荒地说好的六百两,真正成交之时只有三百两,至于钱什么的不急,先办理文书地契,过后补上就是,陈爷您还能差了这点不成,咱们先去丈量面积圈定范围,然后把文书地契搞定。
甚至都不需要回去高家拿‘户口本’,陈宣的身份信息在县衙就能查到,到时候签字画押就成。
陈宣心头一抽,妈的真黑,原本以为撑死五百两了,结果那块地只值三百两,当然,陈宣也清楚,这是看在他的身份上的最低价,而且人家也不收‘手续费’了,否则换个其他任何人,身份背景不够都不会低于六百两。
其实对方是想利用之权之便直接把那块地送给陈宣的,但他干不出这种白拿的事情,走流程就好。
果然还是要有关系讲背景呐,否则办点事情太难了,要多花很多冤枉钱。
不过即使最终把手续搞定,陈宣也得支付五百三十两银子,多出来的二百三十两不是人家索要的‘手续费’,而是税费,包涵了‘购置税’以及后续的房屋建造税。
走流程就必须要上税。
景国律法规定,修建新房也是要上税的,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家宁愿一房传五代,修修补补也不推到重建的原因,重建上税是一大笔钱呐。
而且后续的土地和房屋买卖也是要上税的,根据实际成交价格算,反正就是越值钱上税越多,这就有空子可钻了,比如明明价值三千两的房屋,想办法用一千两进行成交,就能少上很多税。
尽管有空子可钻,但也在一定范围内,官府有专门的评估人员,你要是太过分,低于市场低价太多,就看官府查不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