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56章 子义的目的,公瑾的觉悟(1/4)

第256章 子义的目的,公瑾的觉悟(1/4)

    周瑜之言,如石入水,令在场众人心中皆为之震动。



    他们细思此言,都猜出了太史慈的目的。



    吕蒙凝眸于地图之上,双眉微蹙,思忖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此番欲往吴县,道途迢递,且山越匪患频仍,险阻重重,他又如何能抵达?”



    周瑜听闻,唇角微微一抽,轻哼道:“路途迢迢,安能碍其前行?山越匪寇,又岂足挡其去路?汝等休要忘却,那可是太史子义慈啊!”



    众将不禁回想当年,小霸王孙策横扫江东所向披靡,唯得一人相阻,便是太史慈。



    然其不被刘繇所信,其袭孙策,唯一卒相随,挡住了孙策及麾下一十三员大将。



    神亭岭下,二人单骑酣战,难分伯仲。



    后周瑜献计,打散刘繇,逼太史慈率数十骑逃亡泾县。



    后又三面攻泾县,逼太史慈出走东门。



    凭孙策之勇,并周瑜之智,再加上兵力上的碾压(太史慈为给刘繇报仇,募民兵两千,大半山野之民,不谙纪律,非为强军),方得以伏兵擒获太史慈。



    孙策打心眼里敬服太史慈之忠勇,邀之上座,诚心款待,才有了后面释缚候返,信诺必归的故事。



    周瑜是清楚太史慈的能力的。



    纵观江东之境,论勇毅果敢,若孙策为魁首,次者非太史慈莫属 。



    昔率残卒乡勇,犹难撄其锋;



    今于海昏屯练数载,麾下必蓄锐卒,其势之烈,较昔倍蓰矣。



    这让周瑜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按现在的局势,最理想的做法是兵分两路。



    一路挥师向东,衔尾急追太史慈所部;



    另一路快马加鞭,迅疾北上,禀明吴侯,速于吴县增置戍卫之军,暗中将公子绍护送至柴桑屯兵之所。



    周瑜认为,只要能有机会,能再和太史慈联系上,他凭三寸不烂之舌,有信心劝说太史慈罢手。



    他了解太史慈。



    此人断非背信弃义之徒,其行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