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难趟的浑水(2/6)
永寿伯府就是前太平仓,后面的镇国公府。
永寿伯裴德侥幸给朱厚照当了儿子后,就被当成了马甲顶在前面,为朱厚照的这个镇国公府的筹建打掩护。
所谓的永寿伯府,何人敢称永寿?
看看朱厚照给自己的马甲叫朱寿,就该明白,这里是完全由他主导的秘密基地了。
所以等到建成之后,这里就改赐给自己当镇国公府了。
陈心坚提起这事儿之前,就已经向在京中坐探的手下打听过了,当即答道,“这些日子,陛下去豹房不多,基本都在永寿伯府。偶尔会带人在永寿伯府到皇城之间的长街上练兵。”
裴元嗯了一声。
说是长街也不准确,因为原本太平仓的周围就是一些朝廷的官署,紧邻着就是皇城。
中间有大片的空地可以操演,老百姓若不是闲的没事跑来看热闹,还真不影响谁。
只不过,到了后来,为了进驻大量的宣府兵,这个镇国府又进行了扩建,推平了附近的一些坊市。
因为从正德四年以来,各地纷乱不休,地方上需要征集缴纳的物料都被朱厚照一概免除,这次修建永寿伯府,以及修理城墙、兵仗局仓库、东厂公廨、豹房、北京和通州的粮仓,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从正德四年到现在,三年时间没有缴纳的物料,三年时间没有征集的徭役,想要一口气把积欠的活都干完,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今也只能就近从北直隶、山东、河南征集一些的劳力,缺少的物料也只能用银子补齐。
为此朝廷还下令,让浙江等稍远一些的布政司不用再派百姓千里迢迢来服役了,实行折银免役或者纳银授职,把这笔银子用来填补空缺。
折银免役就是花笔小钱,免了这次的徭役。纳银授职就是花笔大钱,买个官员的闲散身份,以后都不用服徭役了。
这种把徭役和物料贡献折算成银子的做法,其实就已经有些一条鞭法的雏形了。
裴元对永寿伯府的路还算熟悉,带了草草写成的奏本,领了几个亲兵就匆匆而去。
等到了临近永寿伯府的街巷,就见有大群锦衣卫封锁了道路。
听着那奔马驱驰的声响,还有喧哗鼓噪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