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101章 余切的理论水平(2/3)

第101章 余切的理论水平(2/3)

,然而在艺术手法上和学生时代写的记叙文没有区别——我以前被欺负了,我想起来很难过,我写个作文哭诉……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而语言上往往也粗糙得很!”“我们想想离开了时代背景,这些的艺术手法能不能拿去其他题材上用?结论是很悲观的,目前来看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可能伤痕文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可以流传下去,但绝对不是伤痕文本身。并且,就算衍生的作品得以流传了,人们关注的,也绝对不是其中的艺术形式,而是故事性。”这又是第二个否定了。到这个时候,余切已经把“伤痕文学”批评的体无完肤,认为这种正在失去群众基础,自身又没有文学价值可供借鉴。但是没想到,余切还给出了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彻底判了伤痕文学的死刑。余切伸出手,问台下众人:“这里有没有外国人?”台下挺多人,结果没人举手。余切又问:“有没有侨胞?”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我是港地来的,目前在燕大做交换生。”“同学,你看伤痕文吗?”“我……我其实连也不怎么看。”“假如你闲的蛋疼,你要不要看伤痕。”这个学生不假思索:“我当然不看了,这关我什么事?我,也是看有趣儿的东西,要么是有关于我自己的事情……我永远不可能主动看这种!”余切让这个学生坐下去,然后说道:“真正致命的是它和政治联系的太紧密。这既使得失去了走向世界的可能性,也使得自身被反噬,它的创作空间被压缩,受到实实在在的打击。”“像不像夜壶啊,你知道这东西可以拿来用,有时候也确实急需它,但是你不会把夜壶摆在客厅吧……跟客人介绍说,您瞧瞧,这是我家里边儿最骄傲的东西,夜壶!您要不要看看!”这话一说出来,整个社团都“炸”了,哄堂大笑。余切的批评一个比一个犀利,而且这些话几乎不可能发去专业刊物,只能在小范围场合分享的时候,拿出来说。王濛听到后哈哈大笑。他五年前写过一个《蝴蝶》,这篇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然而,他只承认“意识流”的部分,而始终不愿意把往伤痕文的方向去沾。这体现出一个什么想法?就是他心里老觉得,我写的东西还是要更高一些的。冯木听到这,也忍不住大笑。“余切这些话可以说是把人从棺材里面气活了,他确实不能搞理论,他要是搞理论,那得让我们《文艺报》天翻地覆,不知道有多少人来骂我们!”王濛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