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苦练内功(万字大章)(2/12)
两侧尽是开垦的土地,基本都是水浇田,但十分肥沃。眼下虽然刚过元宵,但农活却已经开始了。田间的百姓,相较于汉军攻入关中前,脸上的笑脸无疑更多,远远见到他们,却也并不害怕,甚至会在他们驻足时招手。不少早起干完活的农民走在官道上,虽然也会沿着一侧行走,但看向他们的目光,都是好奇与探索的目光。近距离对视时,刘继隆可以看见他们脸上多了些肉,原本营养不良造成的枯黄,此刻也变淡了几分。只是一次“公平”秋收,关中百姓的生活,便肉眼可见的变好了许多。生活好了,没有那么大压力了,精神面貌也自然而然发生了变化。从大人到孩童,他们都仿佛“活”过来了一般。“把人分出去,仔细打探着咸阳周围几个乡的百姓,每户每口都分到了多少田亩,有没有官吏烂收税的情况。”“是!”刘继隆吩咐一句,赵英便应下,随后派出五十余人乘马各自去打探,剩下五十人则是与赵英一同护卫刘继隆。刘继隆目光扫视此处,不免说道:“放眼看去,十数里间无树木,然此并非百姓之过。”“待渭北、邠宁等处煤矿开采步入正轨,关中百姓便可买卖便宜之煤炭,届时再种植树木于官道两侧,用以行军、商贾、百姓往来间遮阴。”关中少树木,不仅仅是缺乏修建屋舍的树木,而是基本看不到任何树木。但凡可以作为燃料的草木,基本都被百姓拾取了。这种爱占小便宜的性格,本是因为过往太过贫穷所致。一束木柴不过十斤,却也需要五文铜钱,顶多够一户人家两日所用。放在过往,百姓皆是世家豪强的佃户,一亩水浇田也不过能收获二百斤粮食,交五成租子后,百姓只能得到一百斤。一百斤粮食若是拿去贩卖,收获不过七百文。单这燃料,寻常百姓就需要一亩半的土地产出,才能供给全家燃料所用。一户五口之家,最少要为地主耕种四十亩土地,所得粮食才够他们日常生存,且时不时还会因为天灾而不得不向主家借粮,越欠越多,世代为奴。如今汉军来了,过往欠债一笔勾销,加之汉军分出田亩给百姓,百姓的日子已经好了起来。但从收入来说,看似只增加了两三成,但问题在于关中稳定后,各类物价都开始了下降。此前一束柴要五文钱,而今却因为战乱结束而下降到了三文钱。除此之外,油盐酱醋茶及布匹等物都在降价,粮食价格虽然也降低了,但并未降低太多。加上衙门常在农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