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少壮难制(2/6)
人,可是却凭着三千精骑纵横关内与河东。”“我军五万之众,若是齐心协力,何愁不能辅佐节帅成就大业!”李骥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引得马成、尚铎罗、崔恕三人颔首。“阿兄,节帅说过,如今时机未至。”曹茂的那紧皱的眉头略微松了松,他最担心李骥有别的心思。但如今看来,李骥还是他的阿兄,还是忠心于节帅的李阿兄。“时机?”李骥反问曹茂,接着又笑道:“我在岷州那么多年时间里,也没少看书,尤其是节帅给我送去的史书。”“只是我看来看去,只觉得这天下大事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争当皇帝这一件事。”“这皇帝别人当得,节帅为何不能当?”“你别忘了,节帅姓刘……”李骥的话让马成、尚铎罗精神一振,可曹茂皱眉道:“节帅说过,他祖上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这不重要。”李骥打断他的话,接着说道:“你读了那么多书,难道不知道金刀之谶?”金刀之谶,这个自西汉末年就兴起谶言,寓意着刘氏家族将再度崛起并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命。有人说这个谶言是刘秀为了自己的合法性,命人特意传播的。还有的人说,这是上天传播于民间的谶言。不论如何,金刀之谶从西汉末年流传到北宋末年,直到赵姓即位后,才渐渐失去了威力。正因如此,自两汉结束开始,每每遇到天下大乱,总归有姓刘的站出来搅动风雨。即便与刘姓八竿子打不着,但只要改个刘姓,再令人散播散播金刀之谶,便能很快怂恿出一批百姓来簇拥刘姓之人作乱。从晋到唐,刘姓都是当之无愧的造反第一大姓。哪怕如今是大唐,可金刀之谶的威力却依旧没有降低,似乎稍微有权势的刘姓官员,都会被人所怀疑。一些喜欢污蔑刘姓官员的官员,也常用金刀之谶来污蔑对方。即便不能成功,也能在非刘姓统治者心中留下疙瘩。可以说,刘姓被金刀之谶害惨了,明明是大姓,但却因为一个谶言被统治者提防,产生不出五望七姓这种的名门望宗。想到这里,曹茂表情微变,但还是说道:“这种谶言,阿兄也相信?”“旁人我不信,但若是节帅呢?”李骥继续反问曹茂,曹茂不想陷入自证,因此改换话题道:“节帅是不可能现在谋逆的,阿兄若是想让某劝节帅起兵,那恐怕是找错人了。”曹茂话音落下,李骥突然开口道:“我们已经休养生息了那么多年,一个个都从二三十岁熬到了三四十岁。”“如今节帅也三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