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分道扬镳(4/6)
又是张议潮东征时在瓜州所募,刘继隆也是在那时参加的义军。再往后,张议潮二次东征,收复甘、肃二州,最后停留山丹,将第三团和其它四个团留在了山丹,形成了山丹军的底子。可以说,山丹军一开始就是张议潮麾下的老卒,这点从张淮溶就任山丹,城中几名校尉的姓名也能看出。张淮涧、张淮满、张淮沂及索氏两名校尉节制了当时的山丹军五个团,而刘继隆当时虽然是别将,但只和第三团相熟些,也远远算不上是他的兵马。只是后来祁连城之战、张掖之战、三次东略不断有人战死,不断招募新人,使得山丹军扩充至二十个团。饶是如此,其中有十五个团都是半年前招募的新卒,而老卒中有七成都是张议潮东征留下的兵卒,只有三成是被刘继隆补员的兵卒。索勋这么说,无非是不想刘继隆把这支军队带走。毕竟今日说带走孤身之人,谁知道明日他会不会带着整支山丹军南下?哪怕山丹军的家眷都在瓜、沙、甘、肃等州,可索勋还是不放心。“行了……”张淮深幽幽开口,索勋皱眉看向他,神色不解。面对他的不解,张淮深选择了忽视,因为他清楚刘继隆带不走山丹军。陇西的局势复杂,哪怕刘继隆在山丹军中威望极高,可山丹军大部分都是有家室的人,又有几个人愿意抛下现有的一切,跟随刘继隆去陇西呢?“我给你三日的时间,你把这些人报上来,但甲胄要留下。”张淮深还是选择了让刘继隆带走山丹军中孤身的将士,不过他没有让刘继隆连人带甲的把人带走,毕竟他已经给了刘继隆两千余套甲胄和数万石粮食。“谢节度使!”“谢节度使……”刘继隆感激作揖,张昶等人也纷纷作揖,十分感激。“三日后,李仪中率两千张掖甲兵随你南下收复兰州,好好准备吧。”张淮深眼神复杂,刘继隆听后颔首:“末将告退!”话毕,他带着张昶他们走出了衙门,而索勋也在他们离去后,立马对张淮深作揖道:“节度使,敦煌那边知道了您的作为后,必然要弹劾您,您已经给刘继隆足够多的帮助了!”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怒意,毕竟相比较刘继隆,他得到的东西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张淮深调昌松两千余套甲胄给刘继隆不说,又调了几万石去东大营,并且让李仪中带两千张掖军帮他打兰州。反观自己,日后的会州军还不见踪影,甲胄更是没有一套。虽说张淮深答应过他,会亲自带兵收复会州,将会州甲胄留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