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归义非唐> 第44章 班底何来(2/3)

第44章 班底何来(2/3)

回鄯州,而是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知道他的结局。在这些他记得的史料中,有两点问题困扰着他。第一点是尚婢婢是怎么逃到甘州的,第二点是论恐热派出了多少追兵。要知道现在甘州二城的兵马,虽然表面上有二十个团,但实际上有作战能力的就十个团左右。论恐热在历史上的兵力,基本是以“万”作计数。万一这厮派出几万追兵,那历史上的归义军肯定要遭受了不轻的损失。当然,刘继隆最担心的,是自己到来而导致的蝴蝶效应。万一历史上论恐热追击尚婢婢时,张议潮才刚刚拿下张掖和山丹,还没有率主力返回沙州,所以论恐热的追兵才无奈撤退,那与现在的局势相比,变化就大了。想到这里,刘继隆就有些担心,不免对衙门厅堂前的班值兵卒招呼道:“告诉酒居延,让他去检查一下各城墙仓库中的檑木、石脂还够不够。”“是!”兵卒闻言作揖,转身便向外小跑而去。吩咐完这些后,刘继隆也只能整理整理心情,准备去城外看看土地丈量的进度如何了。走出衙门,山丹的情况是肉眼可见的好转了许多,百姓们身上都穿着崭新的麻衣,身上也没有那么灰扑扑的了。在刘继隆的治理下,昔日为奴为婢的百姓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分田,但每户都领了两匹麻布。没卢延在山丹这么些年,别的暂且不提,府库倒是留下的挺充盈。除了三千多贯钱和二万余石粟米,还有麻纸五百刀,豆五百石,丝绵二十匹,麻布三千匹,袄子五百件,羊毛五千斤。另外,畜栏中还有八百多头耕牛,一千多头肉牛,六百余匹马和近万只羊。刘继隆让人去训练肉牛为耕牛,估计来年春耕时就能用上。看着自己的杰作,刘继隆很是满意的翻身上马,往北门快走而去。因为迁徙了大半人口去肃州,此时山丹的人口并不算多,街道上甚至有些空荡荡的,更别提什么商业了。望着这一幕,刘继隆也知道这样不是办法,没有商业,山丹就只能靠农业。光靠农业,想要养活山丹这种重兵驻扎的地方还是很困难的,更别提刘继隆他们的目标是储备足够收复凉州的粮食了。“还是得走捷径才行……”望着山丹的情况,刘继隆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现在的他,除了努力往上爬外,还真的没了其它什么念想。他这种毫无背景的人想要爬,首先就是要建功,其次还得有足够的平台。这次他能当上山丹的别将,首先是张议潮这次东征的成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