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何以称宗做祖(2/4)
千年后的修行者也许就该称呼他为道祖了。当年禅宗之所以站在大秦这一边,隐隐也与这有几分关系。顾濯问道:“你相信他最终能够做到?”裴今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在百年前的那天,她曾亲眼目睹过道主在世之时的绝代风采,自那以后她始终相信着,从未怀疑。然而故人都已成死人。话至此处,两人已然走出那片松树林。在走出松林之时,裴今歌隐去身影,不为人知。琅琊山上不复平静,顾濯和那三位密谍司暗谍的战斗,把那看似安宁的夜色彻底打破,引来火光。然而秀湖真人这时还在那幢木楼里,这时候拿着灯笼站出来的人,不过都是照顾他日常起居生活的童子罢了。以及不久前拜入琅琊山的李若云。这位在夏祭中因顾濯而遭受巨大挫折的李家子弟,不曾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与当初神都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可见道心之坚定,或是偏执。此时面对顾濯,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众人身前,面容坚毅,神情沉静。就在他即将开口之时,秀湖真人的声音却响了起来,带着掩之不住的疲惫。“这位是我的客人。”“若云,过来我这一趟。”“其余人都回去吧。”听到这三句话,石坪上的那些童子顿时松了口气,身体不再暗自紧张到发抖,连忙行礼,各自散去。李若云却停在原地,看着顾濯那张从未见过的脸孔,眉头紧皱。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老师的这位客人有种奇怪的熟悉感觉,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来究竟是谁。直到秀湖真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些许催促的意味,他才是收回了自己的视线,默自把这件事情给记了下来,行礼道歉离开。…………走在下山的路上,夜色渐深渐浓。白日里的风景都已被掩埋,乌黑麻漆连成一片,黑得很安静。在这漆黑里,顾濯的声音与山风一并响起,并不呜咽。声音里描述的是秀湖真人曾经见到过的画面,比如那道看似温暖却带着恐怖杀机的佛光,以及那张面孔。裴今歌听得很认真,不时打断询问细节。一刻钟后,顾濯把该说的话都已说完。然后他望向裴今歌说道:“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裴今歌看了他一眼,没有计较自己被原话奉还,说道:“我会继续查下去,因为这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但你不要指望短时间内有重大的进展。”顾濯想着那道再是寻常不过的佛光,想着那张无任何特色的慈眉善目面孔,知道裴今歌没有刻意推辞,而是事情真就如此。那只鬼从最开始就在提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