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恭仁康定景皇帝(2/5)
,尹左二人早就没了退路。要么放弃此前的理念,沦为士林笑话;要么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充当清流领袖。只要能够手握大权,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左兄的意思是倒阉?”尹智铭若有所思的说道。除了宣扬政治理念外,清流集团实质性的政治行动,就是倒阉。从朝堂到地方,大家对扳倒阉党,都充满了兴趣。仿佛只要干掉了阉党,天下就会大治,从此进入儒家的大同社会。对尹左二人来说,想要介入朝中事务,最合适的选择就是扳倒阉党。不仅在清流派系中政治正确,丧失了皇权支持的阉党,也是最大的软柿子。朝堂上的八位顾命大臣,就数左光恩身上的问题最多。替天元帝背了无数的锅,在士绅中早就臭了大街。罪名随便扣就对了,大家根本不关心真假。反正所有坏事,都是阉党干的准没错。“尹兄,何必明知故问。除了倒阉之外,我们还有更好的借口北上么?”左鸿江的话音落地,两人皆露出了笑容。打着倒阉的旗号进京,从地方到朝堂,都不会缺乏支持者。……太和殿。高坐龙椅之上,看着群臣争吵不休,姬昭顺很是头疼。在大虞朝,大行皇帝是充满争议性的人物。他将大虞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可采取的措施,并不是那么光彩。大行皇帝活着的时候,大权在握、杀伐果决,谁也不敢造次。现在人死了,进行盖棺定论的时候,争议就爆发出来。辅臣们的意见虽然不一,可好歹还是给面子的,给先帝的评价都不低。百官就不一样了,那是什么人都有。文人最喜欢玩儿讽刺,故意搞出一些听起来不错,实则充满讽刺意味的庙号谥号。比如:“高宗·武皇帝”、“武宗·文皇帝”……(备注:同朝代庙号唯一,谥号可以重复,一般会修改中间某个字)半点儿不搭边,主打的就是一个讽刺。看得出来,大行皇帝之前推动的改革,着实得罪了不少人。“够了!”“一连吵了三天,还没有一个结果,你们准备拖到什么时候!既然你们选不出来,那就朕来选。庙号孝宗,谥号选用‘景’字,全称‘恭仁康定景皇帝’!”姬昭顺当场发飙道。为了不让群臣挑出毛病,他可是认真盘点了一遍,自家兄长在位期间的功过。幸好天元帝还算争气,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实事,不用强行贴金。“陛下圣明!”左光恩率先开口附和道。为了获得皇帝的宠信,他是顾命大臣中最先倒向新君的。可惜姬昭顺对这位主动投奔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