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入籍(2/7)
案,或者有人请托的案子。对方听他不是递状告官,很痛快的点头道:“你等着,我去户房通报一声,稍时便会传见了。”若只是来六房办理民事,那就简单多了。不一时,对方出来说道:“跟我来吧,只能进来两人办事。”朱寅点点,当下带着宁采薇一起入内。实际上,朱寅和宁采薇作为孩子,进县衙是不合适的。容易为胥吏孩视,轻慢。可是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合适进去办事。几个女真人不用说,康熙兄弟和三个女子也不用说,四个水手都不识字。他两只袖子里装着三斤多重的黄金,沉甸甸的。在一排衙兵的注视下,迈过高高的门槛,终于进了县衙的大门。按照大明体制,县衙是四进三堂的规格。朱寅和宁采薇一进入面阔三间的大门,首先就看见前面十丈外的高大仪门。这就是外衙了。两人好奇的眼睛顿时东张西望。西边是男监、女监、狱神庙、监厅,属于监狱区,占地近两亩。这是县中犯人吃牢饭的地方,也就是蹲班房。这西边的监狱区,还有一个阴阳馆,里面有阴阳训术官,察看星象,推算凶吉。一县如一国。国有钦天监,县有阴阳馆。江宁县是大明管理人口最多的县。南京城中一百五十万市民,还有大量流动人口,全归江宁、上元两个京县分管。因为江宁县分管更繁华的南城,加上还要管辖城外广袤乡村的人口,使得江宁县管理的人口超过百万。人口超过百万的县,治安压力有多大?县衙监狱是绝对不够用的,犯人根本就关不下。同为京县的上元县,监狱肯定也关不下。江宁县当然是有办法的。没问题,可以关在南京刑部监狱、大理寺监狱、都察院监狱、应天府监狱、南京诏狱、五城兵马司监狱、五军都督府监狱嘛。再不够关,各处巡检司、驿站、递运所,甚至卫所,哪里不能关押犯人?这就使得,两大京县的服刑犯人,几乎遍布整个南直隶!为了方便管理关押在各地的本县犯人,江宁知县和上元知县,干脆兼任了南京刑部提牢厅的主事。此时,监狱区隐隐传来犯人的哀嚎,令人毛骨悚然。两人再看东边,却是土地祠。这就是明朝官衙典型的“东祠西狱”格局了。土地祠边是衙神庙,祠庙之后,又是三班衙役的值班营房。这东边祠庙区,还有一个医学馆,有医学训科一人,医师若干,主管全县医师、防疫、扶助穷困病人。两人一路观察,前面的皂隶有点不耐烦的说道:“你家大人不来,你们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