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采薇斩蛇(4/6)
二十多万字了,越来越精彩。菩提和他的弟子石猴都出来了。看到《夏神记》的书稿,朱寅立刻想到了西游记,想到了吴承恩。吴承恩也是神童,少年成名。可他天性纯良,不为官场所容,始终不能中举,一生坎坷,穷困潦倒。儿子天折,发妻早亡。他孤独的活到八十三岁高龄,晚景凄凉无比。朱寅知道,《西游记》是吴承恩死后十年,才于1592年在世德堂出版。此时的《西游记》文稿,藏在淮安吴承恩故居射阳,应该在吴承恩族人手中。这也是为何,朱寅一开始就不相信《梅瓶金》的作者是王世贞,而是命运多外的徐渭。每一部中国古典名着的作者,都是身世坎坷的落魄文人。王世贞这种家世豪富的高官显宦,没有写出伟大作品的心境和耐心。因为吴承恩家贫,所以生前无钱出版《西游记》。死后书稿被卖了。世德堂乃南京印书名社,很多书籍都在世得堂付梓出版。可世德堂出版的西游记,却没有署名。可见《西游记》文稿是被人买走了。但买稿人没有冒名作者,也未必是高尚,而是不敢署名。这导致《西游记》的作者,后世数百年都是谜,作品还有很多缺失。直到民国初年,才被考证出作者是吴承恩。后世的西游记,有二十多万字是后人补写的。至于补写的内容,朱寅觉得一般。想到这里,朱寅立刻唤来周德嗣,吩咐他带人去淮安办一件事。购买《西游记》文稿!朱寅抢先购买《西游记》,当然是提前保护文稿,提前出版此书。但是,《西游记》文稿卷浩繁,要想整理校验出版,也不是一时之功。所以,朱寅打算买回来之后,乡试结束请愿意整理文稿的宣社社员,一起整理校正。这天朱寅放学回家,就告诉徐谓和戚继光一个消息。石匠刘汝国在宿松造反,自称顺天安民王,自封替天大元师,聚众上万。朱寅知道历史上的刘汝国起义,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刘汝国起义坚持了大半年,直到明年三月才被镇压。而且起义范围主要就在南直隶靠近太湖的几个县。朱寅说道:「听说地方官军平叛,居然杀良冒功,割百姓人头,冒充刘汝国部下,导致民情激愤之下,更多的人参加叛乱,以至于叛民声势浩大。」朱寅不好说起义,只能说叛民。他对于明朝的军功制度,也一百个瞧不起。明朝的军功制度,极其落后,甚至荒谬。保国公朱晖率兵驱逐蒙古人,斩首十二颗,上报的有功将士竟然高达一万两千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