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好像变成了实验对象(1/7)
接下来,
马进问一句,
陈露阳回答一句,
马进再升华一句。
短短二十来分钟的功夫,资源配置模型的“基础结构”与前期预案”的大框就搭了个七七八八。
剩下的,自有马进去完善发挥!
“师兄!辛苦你了!”陈露阳深情开口。
“放心吧小陈师弟!”马进合上小笔记本。
“等写完了,我拿给你瞅瞅。有我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咱们再改!”
陈露阳高兴点头:“嗯呐!!!”
……
这边,陈露阳跟马进犹如“天作之合”一样的写完资源配置模型的基础结构和前期预案。
那边,陈露阳跟郭安礼的聊天就不是那么太愉快了。
“小陈同学,我负责的成本测算,需要写《成本估算表》”
“我现在想核一下这批零件的成本结构。钢材用量分别是多少?各自的公斤数,单价折算呢?原价还是以废品价计入?”
“人工这边呢?技校加工时间多少?工人级别是什么标准?初级工?中级工?按工时算还是按件计?”
“运输费有没有清单?包装用的是什么材料?纸箱?油布?每件试件平均耗材多少?单位成本怎么算?返修损耗有没有计入预估?”
“……”
陈露阳人麻了。
他瞪着对方那张一本正经的脸,一时间怀疑自己是坐在了省机械厂的财务稽核办。
这些问题他当然不是一点都没想过,但……
这些钢材,是他靠“蹭”库存、翻废料、求人换的;
这些人工,目前是预计与技校的学生合作,让学生给自己生产。
包装用的生海森翻垃圾堆淘的废麻袋;
运输就更别提了。
现在这不是修理厂推出免费检修小汽车和小货车业务么,
陆局干脆就地取材,直接用寄存在修理厂检修的小货车去取的货。
这些你让他怎么算?
他一个经济系的大一新生,外加修理厂临时负责人,
现在要“模拟填表”……
可惜却全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