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智云严选,值得信赖(3/6)
里学的都是皮毛而已,真正的最前沿的技术都在智云集团,海蓝汽车,仙女山控股,南门航天等企业的实验室里呢。
这意味着,哪怕是在学校期间学习很不错的顶级人才,加入这些企业后想要跟上研发进度,依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学习,积累。
大部分情况下,等他们成长到可以作为核心技术骨干的时候,这已经是三十几岁了。
然后你这个时候,要是管理部门说什么要控制人力成本,把这些年薪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开除掉……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会直接找上门去对这些管理人员拳打脚踢的。
老子好不容易才招进来几个学习好的苗子,一把屎一把尿拉扯了好几年,终于拉扯出来几个能帮忙的技术骨干,现在你跟我说要把他们炒掉?
老子把你炒掉还差不多!
35岁左右的技术骨干们,正处于知识储备充足,经验丰富,最容易出成果的这么一个阶段。
哪能轻易辞退的,别说辞退了,各种竞业协议都会给他满上,避免这种骨干人流失。
至于人力成本……也许对其他企业而言,这些高素质的顶级人才的薪资很高,会给企业带来很沉重的负担……但是对于赚钱能力嘎嘎猛的徐申学旗下企业而言,这点人力成本不算什么。
徐申学旗下诸多企业里的最大的开支就是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里人力成本其实是属于小头,大头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实验之类的。
随便一次实验,就顶的上整个项目组成员一年总薪资的情况多的是。
所以尽管徐申学手底下的企业,其人力成本在国内是属于独一档的层次,其技术人员的薪资收入,是要超过其他的所谓高科技企业,互联网大厂的,但实际上智云集团等企业里的人力成本支出,占据其企业支出的比例是很小的。
一个外界里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事实就是,在全球范围里的各大高科技企业里,其实徐申学手底下的这些高科技企业的人力成本是属于比较低的那一批。
智云集团和四星,水果,高通,台积电,英特尔等企业进行对比;
仙女山控股和ALMS以及其他海外半导体产业链的那些高科技企业对比。
海蓝汽车和特斯拉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