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车子太大,欧洲太小(3/12)
领域,充电桩建设,电动车在国内的推动上还是有诸多合作的,因为比亚迪也是把未来的宝压在了电动车领域,他们很迫切的希望和海蓝汽车一起,把国内的电动车市场给做起来。
而另外一个竞争对手特斯拉,他们目前的经营情况其实也很一般,车辆产能小,研发以及工厂投资又太大,同时因为缺乏自动辅助驾驶,在高端市场里被海蓝汽车给吊打……嗯,尤其是在欧洲市场上。
哪怕海蓝汽车的价格更加昂贵,特斯拉也卖不过海蓝汽车。
除了上述两家外,目前谈不上有什么实际性的新能源领域里的竞争对手了。
在这么一个全新的赛道里,海蓝汽车举目四望,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如此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夸张营收。
这都是躺着赚钱啊!
只是一家成立几年的车企,产品只上市了两年,其年营收已经超过四百亿美元,乃是国产汽车里营收最多,利润最多的汽车厂商。
哪怕只算销量,也排名第六。
但是海蓝汽车有两个国内其他车企难以比肩,羡慕嫉妒的优势。
第一,海蓝汽车的销量来自于全球市场,海外市场占据了百分之六十,这种海外销量比例在国内的其他汽车厂商看来是难以置信的。
第二,海蓝汽车的利润超级高,其硬件毛利率虽然和部分传统车企差不多,但是海蓝汽车的软件以及增值业务,也就是自动辅助驾驶业务的毛利率高啊,更重要的是营收足够大,四百亿美元的庞大营收下,哪怕是各种研发,建设费用庞大无比,其净利润依旧能够达到十多亿美元。
其他一大票所谓进军新能源领域的车企,他们的新能源业务别说赚钱了,一个个都是巨亏。
而所有人都知道,海蓝汽车的净利润虽然低一些,那是因为其投入了巨资进行研发以及产能的扩充。
仅仅是去年敲定的沪城汽车工厂,预计总投资就达到了八十五亿美元,然后还有深城汽车工厂前前后后也投资了近百亿美元。
同时还有电池工厂,电机工厂等都是属于非常庞大的重资本投资,哪怕这些投资可以寻找贷款,但是资本也是有成本的,这钱回头也是要还的,这些都是需要体现在财报上。
目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