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九十三章 正奇议定接降书(3/6)

第九十三章 正奇议定接降书(3/6)

,也倾向此策。

    屈突通迟疑了下,便说道:“大王,药师此策,确是稳妥。因我攻心之计下,宇文化及部现今人心惶惶,若能坚守城池,待其粮草不济,再出奇兵袭之,必能大获全胜。况我军粮草充足,城防坚固,实为上策。然而,臣之愚见,主动出击亦有其利,宇文化及此下汲县,如臣方才所陈,显是孤注一掷,仓促而来,若我军抓住这个战机,果断出击,或可一战即定胜负!”

    话外之意,李靖的计策虽稳妥,却略显保守,如果采用了此策,这场仗不说“旷日持久”,但也难免拖延时日。相比之下,於当前宇文化及部又是缺粮、又是士气低沉的状况下,主动出击,则也许能够迅速地便将宇文化及部歼灭,缩短战事的时日,减少我军损耗。

    “药师,你怎么说?”李善道问李靖。

    李靖起身行礼,答道:“大王,如果选择主动出击,虽有机会速战速决,但臣愚见,风险亦大。宇文化及其部尽管而下士气低沉,然其兵力众多,尚有一战之力,且宇文化及为能取胜,必会不惜一切手段,激励其军士气,又其部多为隋之精锐,则若我军轻率出击,一旦其士气被激发,反扑之下,我军或将陷入苦战,恐怕会损失不小。因臣愚见,最好是先避其锋,使其求战不得,其士气纵被激起,久则气泄,我军再以逸待劳,迎而击之,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得不说,李靖考虑得确实周全,既看到了敌军的弱点,也预估了可能的风险。

    李善道点头说道:“不错。屈突公、窦公,药师的这番分析,深合我心。公等不闻‘困兽犹斗’?一只兔子,被逼急了还会咬人,况乎宇文化及领来南下之众,十余万数?这场仗打到现在,单从士气等方面说,我军已是占据了上风,但越如此,越不可轻敌。故而,我意,依药师之策,先坚壁以守,待其锐气尽失,再图进取,才是长远之策。公等以为何如?”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显然已下定决心。

    屈突通与窦建德等对视一眼,他们都了解李善道的性格,决定作出之前,李善道会广听意见,但决断之后,便坚定不移。而且李靖考虑的也对,宇文化及部毕竟十余万众,的确是不能轻敌。诸人遂不再异议,不再立功心切,齐声应道:“大王英明,我等谨遵钧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