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勤王迎驾(1/4)
当曾布从登基大典上悄悄遁走时,赵孝骞便预感到,这个人可能是个变数。此刻预感不幸成真,曾布果然是变数。欲成大事,不见得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对于曾布这个人,赵孝骞承认自己事前确实有些忽视了。早在赵煦在世时,关于新君的人选,曾布便已经有了明显的倾向。曾布的思想是比较保守固执的,他只认死理。“死理”就是祖制,祖宗成法。早从百年前太祖驾崩,其弟太宗赵光义即位,大宋便开启了“兄终弟及”的先例,并且历代君臣把它当成了祖制。那么换到今日,赵煦驾崩,且又无后,在曾布看来,皇位必须只能由兄弟最年长者赵佶继承,没有商量,因为这是祖制规定的。因为这件事,曾布与章惇发生过不止一次争吵,二人一个是政事堂大佬,一个是枢密院大佬,军政双方大佬闹得很不愉快,几乎已成政敌。这样一个固执的人,哪怕跟他苦口婆心讲道理,也不可能讲得通。所以今日登基大典上,赵佶被太后和朝臣联手推翻,对曾布来说,满朝文武皆是乱臣贼子,杀光了也不可惜。一个保守,固执,只认死理,又忠于大宋皇室的人,在这种情势下,做出任何事情都不奇怪。曾布与赵佶的感情不见得多深,可能只是泛泛,但曾布对大宋祖制的感情很深。这便是今夜此刻,他不惜冒着叛逆的名声,也要夺取殿前司兵权的原因。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曾布要用武力维护皇族正统,维护大宋祖制的威严。至于今日登基大典上,赵佶被实锤的毒害小皇子的铁证,曾布当时没在现场,而且他一个字都不信。这当然是乱臣贼子们对赵佶的构陷,为的是推翻他,不然呢?现在曾布已经豁出去了。赵佶倒了,曾布绝不允许,他维护的不是赵佶,而是祖制,是规矩。大宋的皇位,除了赵佶,谁也不行,谁上都是篡位。殿前司官署院子内,随着曾布的一声令下,百名禁军冲向正堂的韩颂。韩颂大惊失色,他没想到曾布竟然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夺取兵权。这货明明是个文人啊,为何脾气比武将还暴躁?看着冲来的百名禁军,韩颂扭头就往后院跑,一边跑一边凄厉大呼。“来人啊!快救命!曾布疯了,他要谋反!”殿前司官署虽是军队机关,可官署内大部分其实都是文官,毕竟以文制武是大宋百年来的光荣传统,官署内真正的武将并不多,或者说,粗鄙的武将其实是没资格待在殿前司官署里的。韩颂逃命大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