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1979黄金时代> 第1006章 培训(3/4)

第1006章 培训(3/4)


    香港的经济腾飞源于出口贸易,凭借廉价劳动力,承接了纺织、成衣、玩具、五金、电子产品等多个代工产业。而随着香港的地价、房租、人工等成本上涨,台湾、韩国也跟着抢活,竞争激烈,利润减少。

    如果不是大陆改革开放,让港商把成本转嫁进来,香港会死一大批人的。而如今的珠三角,干的就是当年香港干的活,全是劳动密集型。

    在今年夏天,一家不起眼的厂子悄悄易手,经过调整,生产起了一种挺冷门的产品:音乐贺卡。

    段勇平刚刚从人大毕业,他和一些未来的同事办完了手续,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地点在香港和珠三角,要了解公司的发展规划、产品开发、海外市场现状、国内现状等等。

    此刻,他们就在这家厂子参观。

    音乐贺卡等于是陈奇送给华科和华润的生意,以换取更大的合作,所以东方公司占股不多,只有30%,主要负责设计和营销。

    “我们每张的成本大概1块2毛钱,出口价5-2美元。如果在香港卖,我们有自己的渠道,零售价是10-20港币,比市场价低一点。”

    “贺卡这东西平时没人送,也就送送【生日快乐】卡。但逢年过节就是高峰了,再过两个月是美国的感恩节,连着西方圣诞,还有新年。我们接了一笔5kk的订单,就是500万张,正全力生产,以及时交货。”

    500万张!

    按2美元算,就是1000万美元?!

    参观的大家都吓了一跳,看着眼前的贺卡生产线,这小玩意不起眼,收益还挺大的。

    段勇平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流程,尤其擅长显像管技术,但他在京城电子管厂接触的也只是技术,在人大学的是理论,眼前却是实打实的市场。

    这让他异常兴奋,问:“国内咱们如何规划的?”

    “国内与新华书店合作,3块钱一张批发价,他们爱卖多少卖多少。这东西挺贵的,一般人不会买。”

    话里话外觉得国内市场可能不大。

    段勇平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国内市场相当有潜力,但没当场反驳,只是认真听着。在这里参观了一圈,晚上住招待所,第二天又去一家做游戏机的电子厂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