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新年第一枪!(4/9)
几千万元甚至是几百万元的现金流。
“水也太深了,来的路上我还查了一下他们2015年度的销量呢,14.5万辆按理说也不算太差呢。”
“营业成本太高了,另外一个就是他们的主营业务现在萎缩得厉害,房地产之前是赚了点钱,但是走不出山城还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从50亿营收到百亿营收利帆用了五年,再想要突破已经很难了,除非汽车板块的业务有重大的突破,例如推出一款爆款车型。
然而他们卖的最好的是哪款?X60,这款几乎是仿着RAV4来设计的SUV,单月最高的销量也没有突破一万辆。
他们能让人记住的大概就是足球,接班人,还有当年车评人著名的方向盘事件。
“但是要想买的话,也没那么容易的吧?出售汽车业务的话,他们的营收至少得下降一半以上,这对于资本市场还是很不利的,溢价的话又不太划算。”
檀锦程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目前他们一年还能卖出去个十几万辆,多多少少还是会挣扎一下的。”
跟车型有高中低档一样,国内的车企大致上也可以分为三档,第一档就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这一类跟合资品牌有关系的大型国企央企。
他们的销量目标是百万辆以上,同时也是话语权最强的。
第二梯队就是以长城,尉来以及BJQ这一类为首的自主品牌,年销量预期基本都是在30万至100万辆之间,大家一起构建起第二阵营与合资品牌抢市场。
第三梯队就很理解了,年销量30万辆以下,如众肽,利帆等等都属于这一梯队。
相比起前两个梯队,第三梯队相对而言就比较危险了,尤其是年销量在10万辆附近的,往往这些车企才是最危险的。
产品线过于繁杂,产品设计与做工一旦无法跟上市场节奏就会导致整个企业的崩盘。
“这样吧,你们那边主要负责跟江淮谈代工以及资质的问题,利帆的话你要是信得过我们的话我们这边去帮你谈,你组建个公司派个代表出来就行。”
通过代工拿到资质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任何一家车企都必须要有自己的生产资质,不然的话指不定就会被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