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诸侯王的野心(2/2)
职,防范北方残元势力,以及拱卫中央。朱元璋突然眼神一黯。他感觉自己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只可惜,被朱允炆那小子,给削藩削得支离破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觉得推行郡县制还是很有必要,并把矛头指向了外敌。】【汉武帝认为这样既能解决内部问题,就能打击外敌。】【结果到了西汉后期,皇帝年幼即位成为常态,外戚趁虚而入,逐渐把控朝政,最终被王莽篡了政权。】【到了东汉,皇帝谁都不相信,把权力交给了觉得最不可能造反的太监上。】【结果太监一朝得势,更是肆意妄为。】【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将天下搅得鸡犬不宁。】【终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朝廷只好把权力下放给地方,期望地方势力能够平定叛乱。】【然而,这又导致地方势力又开始坐大。】【最终,皇帝彻底失去了权力,成了傀儡。】......曹操忍不住点点头。在他看来,西汉灭亡,外戚篡权就是最直接的原因。后人总说“东汉幼儿园”,说东汉的皇帝年龄小,其实西汉又何尝不是“幼儿园”。汉平帝刘衎登基时九岁,汉孺子刘婴登基时两岁,且他们都是权臣王莽所立。由于皇帝年幼无法亲政,皇太后便顺理成章临朝称制。自此,外戚在朝中的权势逐渐形成,凌驾于皇权之上。而到了东汉,还是逃脱不了外戚干政这个魔咒。皇帝年幼即位,政权由太后主持,导致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又依赖宦官铲除外戚,形成宦官专权。外戚与宦官,在东汉的朝堂之上交替专权,使得东汉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后来,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崛起。一些地方官员和豪强,形成了半独立的割据势力。在黄巾起义后,朝廷为了镇压起义,授权州牧集军政大权。各路势力便趁机扩张,长期混战。于是,便就形成了如今这般局势。......【最后,却是司马家族趁机上位,偷走了曹魏的江山。】【司马家族吸取了曹魏的教训,认为是曹魏过度打压皇族,致使皇族过于衰弱,才导致了灭亡。】【于是,司马家又开始大肆分封,来稳固政权。】【结果八王之乱爆发,晋朝国力大损。】【最后被外族入侵,形成了南北分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