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覆放榜后,排名变化不大。
此后几场考试内容愈发自由,几乎都是由主考官做主,不同州县的情况不一。
其他人参加覆试时,得了自由的谢拾与徐守文并没有浪费时间。二人在院中日日温书,时不时互相出题考较,一如从
前。
温书之余,他们抽空逛了县城。这对师兄弟几乎尝遍了县城的点心,走遍了县城的书肆,谢拾还顺便替二姐谢兰投递了一份话本,想不到竟被一间书肆看中,双方当场签了契书,这倒算是意外之喜。
而谢森、谢林兄弟亦不曾闲着。
谢森如今在玉泉镇一间粮铺当掌柜,背后的东家就是县城一家姓刘的大户,他这人素来精明能干,又很会维持人际往来,这回送侄儿到县城来应试,东家大方批了假,既然到了县城,岂能不去拜会东家?
待谢森上门,得知谢拾年仅十岁过了县试,刘家人待谢森的态度都热情了三分,完全没有了起初的高高在上,姿态凭空低了数个台阶,前后变化令谢森感受深刻。
“这还只是过了县试……”
出了刘家大门,默默回首望向朱红色的大门与门前两尊威武的石狮子,谢森心头火热。
“若是将来拾哥儿中了秀才、举人、进士……老谢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相较于一颗事业心熊熊燃烧的谢森,谢林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难得来一回县城,谢拾正撺掇他爹替他娘和爷奶买些礼物带回去,谁教谢拾手头的银子都花完了呢。
作为家中实打实的“团宠”,谢拾几乎给每个人都挑了礼物,端水能力可谓一流。不过数量一多,每件礼物的价值自然不高。而他买不起的“贵重”礼物,囊中羞涩的谢拾就只好想办法撺掇他爹出手了。
譬如——
“……爹你瞧,这支桃花簪娘戴上定然好看!若是爹亲手送的,娘指不定多欢喜呢!到时候娘戴着这簪子在村里走一圈,不知多少人得羡慕她嫁了一位好相公!”
“这梅花簪也极好,一看就适合奶……”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