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六章 河边‘钓鱼!’(2/5)

第六章 河边‘钓鱼!’(2/5)



    “锋哥,什么时候喝你和玉娘姐姐的喜酒啊?”



    “快了,快了,到时候肯定大摆酒宴,请大家伙好好吃喝一顿!”



    堡内住的全是军户,秦锋每到一处,都有人热情的打招呼,长辈们称呼蛟郎,同龄人都叫锋哥。



    军户们很热情,也很忙碌。



    不是忙着操练武艺,而是忙着讨生活,有人在打铁、有人在编筐、还有人在修理农具……一个个累的汗流浃背仍舍不得休息片刻,就连六七岁的孩子们,都在力所能及的帮着大人们干活。



    如此勤劳的干活,军户们的日子却很苦,住着低矮的房屋,穿着破烂衣服,一日两餐,只能以粗粮、野菜勉强裹腹,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荤腥!



    很勤劳、又很苦,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其实不矛盾,军户们过的苦是有原因的:一是天灾,二是人祸。



    榆林镇往北,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乌素大沙漠,东西六百里、南北四百里范围内,植被稀少、黄沙遍地,狂风一起、天昏地暗。



    更可怕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沙漠不断向四周扩张,吞噬了大量的军垦良田,再加上最近几年天气寒冷、降雨极少,以至于粮食产量不断降低,连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二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军户们的生活。



    毛乌素沙漠,被称作榆林镇三害之一!



    天灾固然可怕,但与人祸相比,那就不算什么了。



    大明立国以后,在全国各地设立军事卫所,并划拨了足够的土地,让军户们一边种地、自给自足,一边操练武艺、保卫家国,可谓是两全其美。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夸口道:‘朕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卫所制度,的确促进了大明帝国的强大和富饶!



    可是‘仁宣盛世’之后,大明朝的吏治逐渐腐败起来,高层军官们暗中勾结土豪、奸商之流,不断的侵吞军田、奴役军户,以至于军户们无田可耕、无粮可食、无衣可穿,日子过的苦不堪言,为了活命,只好纷纷逃亡。



    就以榆林镇来说,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